记富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萍
张萍,富民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富民县永定街道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进入工作岗位3年来,张萍同志始终坚守初心,矢志服务居民和社区,一路逐梦在和谐社区建设的美好征程上,城北社区先后被授予“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昆明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10余项荣誉,个人被评为云南省“百家法律明白人”,被云南省纪委聘为“阳光监督员”等。
一、找准自己的起点,当好和谐社区建设调研员。“作为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好居民,服务好社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张萍坚定地说。年近50岁的张萍,是一名具有20余年资历的基层法律工作者,经营着自己的法律事务所,在业内干得风风光光,小日子过得风风火火。
2021年初,村级组织换届,永定街道党工委负责人找到张萍谈话,经过组织推荐,需要张萍同志到辖区内的城北担任书记,改变城北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工作推进不力的现状。面对组织的信任,家人是不赞成的,朋友是不理解的,放弃自己打拼出来的事业,张萍犹豫了。几经思考,张萍又把自己的思绪拉回到25年前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终于下定决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组织需要自己的时候,必当义无反顾。张萍说服了家人,毅然投入到城北社区工作,并顺利当选为总支书记,2022年1月当选为富民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面对新的岗位、新的责任,张萍同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短时间内开展深入调研。主动向上一届社区班子主要领导虚心求教,真诚地听取他们对社区工作情况的介绍、对工作意见和建议,为自己在新岗位的工作提供借鉴;全面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把辖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有近万居民、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县城中心社区的情况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把极大的思想压力转变为做好的工作的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社区内46个居民小区和部分特殊居民家中,了解小区内部管理的现状,听取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把小区和居民的呼声记在心中,明确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结合多数县级机关驻地在社区辖区的实际,带领社区班子成员一起,主动拜访部分县级机关,主动汇报社区工作思路、工作打算,听取意见和建议,为社区工作推进的注入了强心剂,增进了与县级机关的相互理解,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问题多不怕,责任大不惧,心中有数的张萍,毅然在这里开启了维护群众利益,服务社区居民,建设和谐社区的新征程。
二、突破社区的难点,当好居民和社区和谐的引导员。“作为人大代表,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我必将义无反顾,坚定地走下去”,张萍肯定地说。社区换届后班子几乎是重新组建,大家对社区的基本情况都还比较陌生。为尽快熟悉情况,张萍带领班子成员走家串户,短时间内弄清楚了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居民的实际情况,为自己顺利开展工作,服务好社区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北社区经历了县城主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土地被征用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员占总人口的20%,还是县城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区域、极大部分县级机关的所在地,居民与农村人口相互交织,居民矛盾复杂,社会矛盾多元,做好社区工作,任重而道远。工作中了解到,某居民小组的两户居民因邻里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相互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可能会引发极端极端事件发生。化解居民间的矛盾纠纷,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张萍和社区的人员一起,主动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具体情况,耐心做思想工作,最终成功化解了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避免了恶性事件发生。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因土地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多且复杂,作为人大代表,张萍同志始终站在群众的一面,认真研究因土地征用而上访居民的具体问题,在向街道积极反映居民诉求的同时,有针对地深入居民家中,宣传好党的政策,解释好政策落实的情况,及时有效地做好思想工作者,连续两年来,没有不合理上访事件发生,更没有大规模的上访事件发生,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关心市民的堵点,当好城市和社区和谐的建议员。“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积极反映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诉求,维护好市民的利益”,张萍欣慰地说。日常工作重,张萍经常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实际情况,了解居民的诉求,并把居民的合理诉求表达出来,连续两年的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共提出建议4件,联名提出建议2件,其中2023年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富民县非机动车道整改的建议》,从法律工作者的视觉,发现了县城多个红绿灯交叉路口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高,威胁了非机动车行驶安全,该建议被列为当年的重点建议交县人民政府办理,县城非机动车道设置得到了及时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县城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行的安全度,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
2022年,政府划拨资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城北社区辖区内需要开展的老旧小区就达到46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居民以影响生活、威胁安全等为由,对工程施工进行阻挠,导致项目实施一度搁浅。为保证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项目得到顺利实施,张萍同志利用晚间深入居民家中,与居民倾心交谈,详细了解居民的实际想法,同时讲明白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动员大家积极克服施工给大家造成的暂时不便,配合好小区功能提升、居住环境改善的工作。另一面,张萍同志主动与县级相关部门沟通,与施工部门协调,要求施工部门坚决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结合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时间安排,调节施工时间,做好安全防护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辖区内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来实施,切实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小区居民和县级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四、关注群众的金点,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践行员。“作为人大代表,社区书记,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张萍自豪地说。工作中,张萍同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利用工作便利,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向小区和居民进行宣传和解读。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民法典》颁布实施后,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拟写了宣讲提纲,制作了课件,在对社区开展宣讲的同时,应邀到县级单位开展义务宣讲10余场,得到大家普遍认可,被聘为“富民先锋讲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起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
城北社区内的居民小区较多,做好小区的管理,必须依靠小区居民自己的力量,发挥小区居民的自主作用,最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居民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实施自主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辖区内某住宅小区内住户达到300余户,居民来源多样,有富民本地的,外地的;层次参差不齐,有高学历的、机关干部、普通农民,还有进城务工者,内部管理问题也是最多的。为尽快成立居民委员会,实现居民自主管理,经过前期的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统一了大部分居民的思想,最终约定选择周末的晚饭后的时间,张萍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成功召开了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了小区居委会,使小区管理进入正轨,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正在不断提高。
2022年,城北社区被昆明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一名资深法律工作者的敏锐嗅到,她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说干就干,按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要求,从硬件到软件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保证适应基层联系点的工作开展;整合县内资源,充分利用邻近的县级法治公园、法治主题广场,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一个载体,为基层群众普法、为居民学法提供最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地方立法工作的“直通车”,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作用,先后召开集中征求意见座谈会4次,对修改《昆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等5部法规条例,充分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共征集到意见建议60余条,形成统一意见上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张萍同志正在以充足的信心、饱满的热情,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权,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逐梦在和谐社区建设的征程上。